小 i 导 读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到拜登政府再到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不断演进,从最初的战略设计到深度动员,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打压政策。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朱锋与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助理凌邦皓撰文,全面回顾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演变,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仍会保持政策惯性,但其内外限制因素不断显现。未来,中美对抗性矛盾还会存在,但仍会保...
2025-03-19小 i 导 读3月1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在“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媒体对话会美国专场发表致辞。谢锋大使在致辞中深入解读了两会传递的中国发展信号,探讨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与治理中的角色,并分析中美关系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谢锋强调,中华民族有着自立自强的志气、不畏强暴的骨气、踏平坎坷的底气。极限施压注定撞上南墙,打关税战、贸易战损人更害己,禁限投资如同杀鸡取卵,“以台制华”只会引火烧身。任何人...
2025-03-15小 i 导 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东盟大国平衡战略作为东盟组织及其成员为寻求自身和地区安全与发展而实施的多面交好、不偏不倚的外交战略,日趋成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特朗普2.0时期的到来,东盟大国平衡战略将面临全方位的强劲冲击,亟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积极应对调整。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翟崑在《当代世界》撰文指出,东盟大国平...
2025-03-15小 i 导 读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不断上升,在中东世界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龚炯在《环球时报》撰文认为,良好的外交关系、不断加深的经贸关系、人文交流以及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是中国在中东软实力上升的根本原因。龚炯还指出,无论一个国家取得多大成就,其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都是基于该国文化、价值观以及政策的正当性。一个国家若频繁推行霸权主义、搞侵略扩张或沉迷于损人利己的地缘政治,其软...
2025-03-18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新加10%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冲突进一步加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李巍接受《FT中文网》“中国学者百人百访”栏目专访,指出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源于重商主义直觉,反映了美国制造业困境及特朗普的“弱者思维”。此外,在美国目前“泛安全化”的背景下,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日益恐惧。中美的经贸依赖减少正在发生,且在特朗普任内可能以更快速度向前发展。
2025-03-13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李义虎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就影响两岸关系走向因素、特朗普2.0内政外交开局、中美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区间思维、“两制”台湾方案的“单独构建”以及“一国两制”话语重塑等问题提出战略性思考。
2025-03-13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
03-08 | 贾庆国:线下外交活动今年恢复情况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