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赵明昊撰文认为,本次会谈体现出中美双方都认为经贸关系需要“稳起来”并希望以深入、建设性的方式“谈下去”
2025-08-06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中国持续展现韧性并引领“再全球化”进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高丹在《国际展望》撰文,分析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继续秉持平等协商、开放创新、同舟共济与坚守正义的原则,不断提升全球化韧性,引领“再全球化”进程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不断发展。
2025-08-062025年7月18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美国的战略走向与中美关系”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复旦大学的近2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主持会议并致辞。
2025-07-232025年7月20日,“当代国际政治丛书”30周年与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出版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在会议上做主题发言。从早期引进西方理论到如今建设自主知识体系,该丛书对中国国际关系学术发展影响深远。李巍认为,理论创新的核心在于提出具有现实关怀的真问题,而非盲目追随西方研究方法,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问题已从“和平融入世界”转向“如何引领世界”。他强调,重大的理论创新一定是回答重大而迫切的经验问题,当前国际关系重大问题都源自中国的崛起进程以及美国的霸权演变。最后,他期待“当代国际政治丛书”继续立足与中国有关的重大问题,成为理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一条线索。
2025-07-23美国得克萨斯州本月早些时候发生严重洪灾,引爆美国各界关于预警缺失、岗位空缺、基建不完善等问题的批评。此后,美国20个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控诉其非法叫停美国防洪相关基建项目。今年3月,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给美国的基建设施总体表现评为“不上不下”的C级,其中雨洪管理更是只拿到D级的评级。在美国国内基建面临资金不足、激烈党争、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等结构性困境的背景下,美国今年5月还宣称与非洲开展“商业外交”,并将借助私营部门力量推进非洲基建列为关键行动之一。有美国智库反思称,私人资本无法独自完成“构建全球基础设施未来”这一重大任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王栋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也认为,美国的全球基建承诺更多是出于外交和政治目的,难以真正落实,这主要是缺乏对海外基建项目大规模投入的动力、美国私营部门参与意愿低、资金和政策限制所致。
2025-07-22|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让两国民众越走越亲 |
| 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