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欧建交50周年,北京对话携手多机构共同举办了“战争、和平与和解”国际专家论坛,旨在推动中欧双方在新的历史节点深化交流、拓展合作、共促理解,以对话助力全球文明互鉴、政策互通与利益共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于洪君在论坛发言指出,雅尔塔体系虽为战后和平奠定基础,但冷战阴影下的联合国正面临权威与改革的双重考验。...
2025-10-24在当前中国区域国别学从数量扩展转向质量优先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王逸舟在《国际关系研究》撰文,从知识论角度探讨了该学科的主体性问题。王逸舟认为,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主体性尚未清晰呈现,提出应以“区域”范畴作为学科建设的奠基石和核心变量,通过借鉴区域主义研究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路径,...
2025-10-23随着中国企业出海进入成熟阶段,“不出海,就出局” 成为行业共识,出海目的地也从早期的欧美、东南亚,逐步拓展至中东这片新兴热土。据普华永道调查,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以 84%、79% 的受访企业选择率,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东的首选投资地。在此背景下,中东已从 “遍地商机” 的蓝海走向部分领域 “红海”,如何避免 “瞎出海,也出局”、实现长期立足,成为中企面临的重要课题。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智库中东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朱兆一接受证券时报专访,...
2025-10-2210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十期“洞明书屋”分享交流会在学院图书馆洞明讨论室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自成作为主讲嘉宾,与同学们交流研讨他的最新著作,也是华夏主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弃东周,赢天下》。欢迎大家在本文下方留言,聊聊你对本书的理解与感悟,小i将挑选10位幸运读者,送出叶自成老师亲笔签名的《弃东周,赢天下》一书哦!【留言赠书】欢迎读者朋友们在本文下方留言谈谈你对本书内容的思考与感悟(...
2025-10-22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期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图书馆、上海社科院、北京语言大学等多家机构携手近百位海内外学者,共同发起了一项世界中国学研究书目的推荐工作,并于大会正式发布。此次推荐立足“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这一主题,系统梳理了近二十年(2005—2024)来的重要学术成果,最终遴选出54部代表国内外中国学研究前沿水准的著述,以期为广大中外读者多维度地呈现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的文明内涵、经验启示和世界意义,...
2025-10-212024年11月,停更1200多天的李子柒携新作《漆器》重返大众视野,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黄日涵和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王淑颖在《世界知识》撰文认为,李子柒视频的核心特质在于视觉语言、田园美学和工匠精神。视频中的文化元素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非遗、东方家庭伦理价值观和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 此外,黄日涵和王淑颖还指出,要想成为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人才,必须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还可构建“草根网红出海”的协同网络,减少文化传播中的隔阂。
2025-10-20|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让两国民众越走越亲 |
| 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