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降至56.32%,而人民币在中东石油交易中的结算比例显著上升,预示着“石油美元”体系的变化。近日,北京大学汇丰智库中东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朱兆一通过分析能源结算、金融流动与实体经济合作等层面,探讨了人民币如何在中东逐步取代美元的地位,展现了全球货币秩序向多极化转型的深刻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5年10月初发布的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
2025-10-31在全球化与区域竞争并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国别学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理解世界格局的重要新兴学科,正处于体系建设的关键阶段。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钱乘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翟崑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撰文分析,区域国别学的发展既需厘清学科定位、强化外语与区域研究融合,...
2025-10-31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习近平强调,对话比对抗好。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特朗普表示,美中关系一直很好,将来会更好,希望中国和美国的未来都更加美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伙伴,两国携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
2025-10-30近期,特朗普政府针对委内瑞拉的行动不断升级,美国是否会对委内瑞拉展开军事打击值得重视。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赵明昊认为不应简单地用“收缩”去概括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美国确实希望减少其维护国际秩序的负担,但在西半球事务上特朗普政府想要的是“扩张”。 特朗普不仅推崇门罗主义,而且还要打造具有他个人特色的“唐罗主义”,其进攻性体现在寻求在美洲内部扩张美国势力,...
2025-10-28近年来,俄乌冲突爆发带来的外部压力,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欧盟内部分歧,使得欧洲的战略自主面临重重现实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 萨克斯(Jeffrey D. Sachs)在2025年夏季《地平线》第31期的文章中提出,欧盟亟需一项基于欧洲真正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新对外政策。他表示,欧洲必须摆脱其对俄罗斯极端脆弱的错误认知,俄罗斯寻求的并非向西扩张而是国家安全。屈从于美国,抵制与俄罗斯的直接外交,...
2025-10-28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学科规范性当如何界定?在具体的东南亚研究中,又该如何打破学术与应用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学用相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翟崑撰文深入探讨了这一核心问题。他梳理了我国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五大规范性要求,并分析了我国东南亚研究目前存在的区域国别学规范性不足的现象。他认为,我国区域国别学视角下的东南亚研究应当做到“知行合一”...
2025-10-24| 11-13 |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让两国民众越走越亲 |
| 11-16 | 王栋:解读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
| 12-01 | 王勇:中美混双再续“乒乓外交”佳话 越竞争越需要人民间的友谊 |
| 11-26 | 王勇:美多数人为啥不认为美国是民主好榜样? |
| 11-17 | 王勇:中美峰会为何是关键阶段的战略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