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美国国安会前中国事务主任何瑞恩:中美双方均需不断改进认知

2020-07-09 14:29 何瑞恩
人访问

在中美关系和全球治理面临挑战的关键时期,为增进中美两国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发挥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和智库外交对于两国关系的重要意义,2020年7月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成功举行。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作为主要协办方之一参与组织此次论坛。论坛以“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为主题。三十余位中美双方政要、前政要、知名智库专家学者、资深中外媒体负责人围绕“当前中美关系的问题与挑战”和“未来中美合作的展望与建议”展开对话。本次论坛也旨在通过沟通与学术交流,夯实中美友好互信的人文与社会基础,增信释疑,合作向前。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中国事务主任何瑞恩出席论坛并发言,他指出中美双方都需要不断改进认知,竭尽全力改进双边关系,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氛围。以下为发言全文。

何瑞恩在论坛上发言


非常高兴今天看到这么多老朋友、新朋友来参加这个会议。下面我将就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谈几点建议。


首先必须要承认,面临当前中美关系急转直下态势,我似乎需要一个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今天听到了很多专家的真知灼见,本人也将就双方关系如何健康努力提一些建议。


第一,我们不要过于悲观也不要过于乐观。刚才一位嘉宾也说到,对双方关系未来的发展,存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大家现在可能不是特别确定。那从中长期来讲,国家利益始终是我们政策制定的驱动者,所以我们双方应当加强合作来更好地调整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尽量避免两国关系走向敌对,这于双方都有利。虽然今年年底会有新的总统上台,但这也只会使中美关系中的一些误解得到纠正,并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如今现实是双方意见分歧很大,面对两国关系下滑,双方各自为营,对于对方的看法,可能更加倾向于从民族主义情绪的角度去对待。所以,双方未来在这方面将会有多大改进的空间和可能性令人期待。


第二,双方需要竭尽全力,逐步改善双边关系。我非常同意刚才王毅国务委员的观点,我们需要搭建更多有建设性的接触和沟通渠道,不应是为了沟通而沟通,而是为了更好地确保今后中美双方能够走正确的道路,双方关系可以进行良好互动去沟通。


可以明确的是,我是中美关系的友好人士,我认为我们需要对双边关系进行微调,而双方对此都需要作出贡献。我比较沮丧地听到有中国朋友说,美国对双边关系下滑要负主要责任。我并不这么认为,美国确实有政策上的调整,而且它有一定的责任,但不是完全的责任。如果只是一方来承担中美关系恶化的所有责任,那这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双方都要敞开怀抱去接受这样的观点,不断地改进各自认知。


我的观点是,双方都应该要更好地去相互了解,避免出现互相干涉内政的情况,比如美国有些政策不是很务实,它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部政策。中国也不要采取一些威胁的做法,试图去操纵或影响美国的大选。我们应认识到,双方都需保持理性,因为我们两国有着共同的关切,也都面临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性问题。


第三,我们也希望未来的两国领导人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必须要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我们要看到如今面临的一些系统性的挑战,都需要中美加强合作,共同解决。我们还需要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首先,双方必须要共同应对疫情;其次,我们应开展更多的疫苗研发合作;最后,我们要加强合作,避免全球经济下滑和衰退,避免2008年和2009年的情况重现,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怎么去做,但我知道我们必须要去行动。时间有限,我就不对具体措施进行阐述,但双方都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也希望能和各位就一些更具体的信息进一步沟通交流。布鲁金斯学会(网站)上面也有一些相关的文章。


本文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中国事务主任何瑞恩在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于2020年7月9日共同主办的“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最新文章